做试管到底需要多少卵子
做试管婴儿的姐妹,都会进行促排卵,这也是试管婴儿过程中的关键步骤。
久而久之,就难免产生这样的错误认知:觉得促排后获得的卵子越多越好,那样配成的胚胎就多,可以移植多次,总有一次能成功。
所以很多做试管的姐妹每次一到取卵环节,就手心冒汗,非常紧张,从另一个方面讲的话这无疑是给做试管的姐妹增添了很多烦恼,压力过大可是会造成内分泌紊乱的。
其实大可不必一味地追求数量,只要质量是OK的,移植前的所有准备和检查都做好,那卵子就是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”里的“东风”,最终的结局都是奔向成功这条路。
毕竟在试管圈里,数量是充分条件,质量才是必要条件。
而且随着试管婴儿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,促排卵的理念从过去的“控制性促超排卵(COH)”到近代的“控制性促排卵(COS),发生了很大的变迁。
我们提出量身定制的以目标卵子数为依据的促排卵方案设计,意在进行最合理的卵巢刺激,最高效的卵子利用率,得到单胎、足月、活产、舒适的试管婴儿成功率。
那么,为什么在很多人的认知里,还是会觉得取卵数量越多越好的?在这认知背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归咎于试管成功率,多年前,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是人们关注的焦点,为了保障怀孕率,通常都认为获得的卵子数目越多越好。
那到底获得多少个卵子,才是最合适的呢?
其实!在试管婴儿技术发展最快的上世纪90年代,纷纷采用新型的促排卵药物和方案,一般平均获卵数目为12~15个,称为“控制性促超排卵”。
但是!随之带来的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并发症,一时非常高发,甚至时有死亡病例报告,这引起了生殖医学界一批有良知的专家学者的高度警觉。
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,试管婴儿之父爱德华兹就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号召,呼吁减少用药,降低试管婴儿并发症。
近年来,随着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及成熟,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治疗的舒适性及安全性,提出“我们到底需要多少卵子?”的学术讨论。
2011年,从英国国家数据库中统计的共400,135个新鲜试管婴儿周期,发现平均获卵数达约15枚时,达到最高活产率,再增加获卵数也不会提高成功率了。那么15个卵子是我们的目标吗?
其实在2008年,美国耶鲁大学生殖中心的教授Dr.Patrizio就发现,虽然卵子数目众多者怀孕率很高,但是卵子的利用率却很低。
这些获卵丰盛的患者,大多年轻,且卵巢反应好,1~2个胚胎就可达到怀孕目的,剩余的多个胚胎,在液氮罐里长年不见天日,造成很大的胚胎浪费。
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有一个指标来测算我们的卵子的利用率呢?
按每个卵子获得活产的几率来计算,同时预估冷冻胚胎潜在的活产率,发现当平均获得5个卵子时,卵子的利用率最高,可以达到12%左右。
随着获卵数增加,卵子利用率下降,而获得20个卵子以上时,卵子的利用率最低,大约<5%,卵子的浪费最大,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。
如何能既兼顾妊娠率又能满足治疗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呢?其实目前对于取卵的合适数目,生殖医学界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。
但医生们都有一个共识,那就是结合患者的年龄、卵巢功能及其他的身体情况,量身定制合适的取卵方案,进行最合理的卵巢刺激,得到最高效的卵子利用率。
既要保证一定的妊娠率,又不至于造成大数量的卵子浪费。因此生殖医学科,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,一般有不同的获卵目标数:
1、对于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的或一般的女性
目标获卵数5—10个。
此类患者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较好,身体状况也比较好,妊娠率高,可能移植一次就能怀孕。
会结合患者身体状况采取适合的取卵方案,给予低剂量的促排卵药物刺激,就可以达到和取15个卵同样的效果,患者舒适,避免卵子浪费。
2、对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女性
目标获卵数2-5个。
生殖医学科将AMH1.1ng/ml以下、超声下窦卵泡数小于5个,判定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。
高龄备孕女性大部分是卵巢储备功能减退,部分年轻患者患有卵巢早衰,这两类患者取卵时一般采用拮抗剂方案、微刺激方案或自然周期方案。
宁愿数次取卵等待随机出现的“好卵”机会,也不“杀鸡取蛋”似的刺激,重击卵巢,使之不得翻身。
3、对于丈夫患有严重少弱精子症或反复移植失败的女性
目标获卵数10—15个。
药物刺激的剂量相应大一点,需要多一点数量的卵子,来应对移植失败的风险。
当然啦!对目标卵子数的方案设计,对其中的利弊和性价比的权衡,需要和患者夫妇深入的沟通,才能取得理解和接受。
但不可否认的是,随着个体化医疗的深入进展,未来促排卵治疗的目标卵子数肯定是量身定制的。
医生会尽可能制定出对每位女性最合适的刺激方案,获得单胎、足月、活产、舒适的试管婴儿成功标准和理念将会更加深入人心。
所以,大家也没有必要把全部希望放在取卵数量上,试管想要成功,除了卵子之外跟年龄、子宫、卵巢条件等都有关系。
只要在试管治疗过程中,认真配合医生,听从医生建议,相信好孕一定会与你们不期而遇的。